愿千帆历尽,归来仍少年
愿千帆历尽,归来仍少年
团队两年时光,是最长的电影
文| 699号队员 卢玮
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面对空白的word文档,思索半天却完全不晓得该如何动笔写下这一篇稿子。本想着这可能是在团队里的最后一次写简报的机会了,想要留下一篇动人又深刻的毕业感想,但实际写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我是在18级种子班招新的时候加入的团队。说来惭愧,早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知晓了团队的大名,但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相关技术,实在是拉胯,每次招新都不敢参与。直到种子班招新时采用线上招新的方式,一周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不是那么看重原本的技术水平了,我这才敢报名。原先不会技术不要紧,论起学习新的东西我可不觉得自己比任何人差。或许是因为有这么一股劲头,加上团队“干中学”的理念加持,我最终是有惊无险地加入了团队和种子班。
种子班的生活确实与众不同,大伙每日都在7楼和409来回穿梭,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整个班里的氛围感和参与感是与众不同的。我很喜欢种子班的模式,让我觉得比起原先的大学生活要更具备人情味和凝聚力。写到这里又想到了前几天拍的班级毕业照,作为班级最后的集体活动与回忆,还是要吐槽一下拍摄的质量有待提高,希望机构的后期大手子最终能够修出一个比较好的成品来。
图1 18级种子班毕业合照 | 图2 18级种子班毕业合照 |
不同于有的同学有多个项目组或是队委会的经历,我打加入团队以后,就一直待在网安组和简报组里,没有别的变动。网安组是个好地方,我超喜欢的!我的大学生活中的一半都是与网安组的同仁们间的故事:一起努力上工、一起拍摄网安组微电影、一起聚餐、一起筹备茶话会节目……网安组的人很好,氛围也很好,十分怀念每天晚上和淇营一起在实验室放声高歌、怀念每次和瑞源还有阿华聊天吹水、怀念在项目克难中和晓刚李勉刘羿等等战友的互帮互助……我想,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很难再遇到一个像团队里,像网安组这样的地方了。
简报组则让我是又爱又“恨”,作为团队的旗帜,简报一直承担着对外宣传、链接队员的重任。之所以最开始选择加入简报组,是因为本身我就一直有处理文字相关工作的经验,简报组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更加得心应手一点。每一次改好一篇稿子、成功发出简报,都伴随着成就感,我想这就是对于简报组的爱之所在。在担任简报组组长之后,简报的审核修改工作就多起来了,往往一期简报做下来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我想这就是对于简报组“恨”之所在吧。对了,我这篇稿子最后也要交给简报组的新班底们来审核修改吧,真是麻烦你们了,希望大伙能够迅速熟悉起简报的整个流程,让工作越来越顺,也希望团队的同志们能够越来越会写简报,让大伙工作压力能更小一点。
我这个人向来是不大容易因为离别而感伤的,尤其是在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而不是在毕业聚会这样的场合。加之未来的三年我也仍然在华科待着,不少的好伙伴也在华科继续读研或者读博,想着总有见面的机会,离别的愁绪也就淡了不少。
不知不觉写到了这里,也该结个尾了。说是要写一篇毕业感想,但实际上写起来发现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深刻感人的思潮,有的仅仅只是对于团队里大大小小许多事情的回忆与怀念。或许,毕业这件事儿本身也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或是特别的意味,它仅仅只是我们人生中经历的一部分,是时光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值此之际,写下我的一些可能名为“毕业”的碎碎念,祝愿所有的毕业队员们“早安,午安,晚安”。
一晃三四年,匆匆又夏天
文| 701号队员 苏秦
今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晚,但毕业的日子却将依旧如约而至。大学的四年过得如此之快,仿佛顶着烈日军训不过就在几日之前。
前几日因为拍毕业照,我们全班一起来到东九。站在C栋楼下,突然发觉东九——这个在我大一大二时的自习首选地,我已经很久没来过了。在大三转入种子班加入Dian团队后,我逐渐成为曾经陌生的启明亮胜楼7楼的常客。手机里还有我在偶尔摸鱼发呆时,从710靠窗的工位拍摄的向南的天空。清晨、黄昏和夜晚仿佛定格在那一刻,总能拉我重回那时那景。可能是在写代码后困顿的休息片刻,可能是某个debug没有头绪的茫然时间,也可能是一次转头的偶然。
在Intel组的日子里,豪迈、溢学和组里的其他的小伙伴总是给我提供很多帮助和支持,让我意识到自己并非孤身作战,而是身处一个团队当中和大家共同奋斗。当初刚进组时的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BUG似乎也不再那么毫无头绪、曾经在队委会工作的焦虑似乎也被最后得以磨练而成长的喜悦代替。种子班的同学总在409齐聚,一起上课,做实验、举行班会和种子讲坛。在这一间“代代相传”的教室,总有不少灵光一现、奇妙发言。
Dian团队是个神奇的地方,让曾经陌生的几十余人,在短短时间内就凝聚在一起;让大三才相识相聚的一个班,如此快就打成一片。
四年的时光里,有数不清的难忘时刻,点点滴滴汇成记忆的小溪。是在森林公园和原来自动化3班的同学烧烤到傍晚,拍下第一张喻家湖夜景;是和C课设队友做课设到深夜,在夜幕下从科技楼返回;是重感冒期间在青年园被队友带着跑夜间定向;是在普通话考试时,在大雨滂沱中和然宝骑行在华科与湖师之间;是在凌晨和微机原理队友钟午杰互相鼓励,合作调试课设按键逻辑,交上一天的日志;是临时起意,吃了一顿说走就走的螃蟹宵夜;是在四、五月时,被梧桐絮烦扰刺眼打喷嚏;是赶项目进度时,晚上在启明和组里小伙伴待到保安赶人;是每年川川生日时,四人组的重聚;是在双十一运动会时,在东操和Intel组的同学齐心拔河取得胜利;是在情绪低落之时,得到团队的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安慰与关怀。幸得收获如此经历,更幸得认识如此多可爱的人。无论是曾经班上的同窗、105的室友、种子班的同学还是团队里的各位老师和小伙伴,正是因为与你们的结识,正是这些彼此交织的回忆,才更让我大学的四年丰富多彩,无可替代。
大学后两年,每天都在启明与韵苑之间往返,有时骄阳有时雨落,韵苑路口的花开了又开。因为读研,在1037森林的时光又续订了三年,还有机会再保持三年韵酒忠实粉丝头衔。原本以为没有离校的不舍,毕业季也就不会那么伤感。但宿舍夜聊时,谈到与熟悉的伙伴彼时也不知何时才会再次重逢,心中突然感到离别似乎就在眼前。我们交上了四年的答卷,即将开启未来新的诗篇。
毕业在即,大家即将各赴东西,升学或是工作,我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即使不舍,但仍然相信暂时的离别是为了来日更好的相见。毕业快乐,愿各自都能拥有美好明天。
大学时光,因团队而精彩
文| 713号队员 陈久阳
要离开这个呆了六年的地方,心中倒是出奇平静,应该是感觉到是时候去寻更广阔的天地了。
感恩团队这两年对我的培养与照顾。最初阴差阳错的投在钟国辉老师名下,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凯卓组,开启了疯狂的赶 deadline 之旅。在团队里,我完成了初步的技术积累,从小组员变成了组长。有幸得到刘玉老师的重视,在不断的历练中管理能力心智都有了极大的提升。钟老师张老师两位老师对我细致耐心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钟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出我不深入思考的问题,终于在第五次交流以后我终于开窍了。毕业论文的修改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李可拯救我的直男审美。当我看着丑丑的拓扑图束手无策的时候,感谢李可一语惊醒梦中人。
跟陆狗(陆国航)的缘分得单独拎出来聊聊。大一的时候相识于小红帽义务维修队。大二他成了小红帽队长,我是小红帽副队长,结下了并不深厚的革命友谊。大二下我拉着陆狗去听种子班宣讲,结果陆狗进入种子班后保研继续留在了Dian团队,而我兜兜转转考研进入团队,又跟陆狗一起共事,缘分真妙不可言。研究生阶段,陆狗真是宿舍的快乐源泉与零食仓库,感谢你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祝愿Dian团队的小朋友们向外能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向内能倾听内心的声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坚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