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级种子班《商业企业管理》结课感想二则
18级种子班《商业企业管理》结课感想二则
文| 701号队员 苏秦
2021年11月8日至12日,我们18级种子班开始了为期5天的《商业企业管理》课程。这门课由Dian团队顾问唐德华老师进行授课,是种子班的特色课程之一,今年已是开课的第十年。
唐德华老师是华科管理系的校友,也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有着极为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他对这门课也有着“特殊”的课堂要求:围桌而坐,一人一标牌,可随意饮食和吐槽起哄,但须按时上课,不可随意进出。这些都让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起来。
在这门课上,唐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管理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讲解,并结合了许多具体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带我们探究商业管理背后的奥秘。这些案例或是诸如六日半战争这样的历史典故、或是像麦当劳的发家史这样足够接地气的故事、又或是新冠疫情等当前时事。除了相对严肃的讲授以外,课堂间还会穿插着提问和讨论环节。我们和唐老师各自提出观点并用实例加以作证,课堂似乎又转变成了辩论现场。此外,唐老师也不吝惜分享他本人的丰富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也在课外给了我们一些中肯的建议。
与其说这是一门课程,我更想称之为一场为期5天的座谈会。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领略到了理工科以外的商业企业管理学的一景,更在唐老师的引导下开阔了自己看待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文| 681号队员 周耀海
2021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Dian团队15号顾问唐德华为18级种子班教授《商业企业管理》课程。课程包括管理学、营销学、成功企业案例、中国崛起等内容。短短五天时间里,种子班的同学获益颇丰。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环节是在第二天下午,唐德华老师让学生从管理学的角度向他提问,其中两个问题的解答令我印象深刻。
我首先提了一个关乎人与资源的问题,即人地矛盾。刘慈欣在著作《三体》这本书里面提出了有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其理论基础为两点: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到组织人数的稳定和人员心态的调整,比如不能产生过度竞争和失宠的现象。目前我们熟知的内卷问题就是在人地矛盾极大化的情况下发生的过度竞争问题,又比如现在互联网大厂出现的新毕业生薪资倒挂问题就是失宠的情况。唐顾问从管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总结为“边界和机会”。他举了中国加入WTO、进入国际市场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打破边界,找最好的时机。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要不断脱离舒适区,找到自己的新技能增长点,并且随时准备抓住机会,这样才能避免内卷的现象。
于是我又提了一个关乎人与精神的问题,即自由与法治。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非常想知道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二字是否会对一个人的自由意志产生影响?比如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很容易扩大化,大家的自由出行权利受到了限制;又比如有同学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那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个体有对自己时间自由分配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否应该得到尊重。唐顾问解释道,从管理学的角度我们应该拒绝将管理权力无限化,而应该在一开始就把边界规则确定。另外,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该有契约精神,比如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就是一种契约精神,这样才能做到双方的满意与配合。
在这五天里,我的收获非常多。作为一名工科生,能够从管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感谢唐老师给我们带来这门别开生面的精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