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an分享系列讲座第二期】智慧交通项目结题复盘
【一Dian分享系列讲座第二期】智慧交通项目结题复盘
文| 预备队员 曹政
10月22日晚的团队例会,在“一Dian算法”系列讲座结束后,机器人组的赵轩磊同学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项目结题复盘分享,主要内容是他之前作为智慧交通组长完成的“重点车辆检测系统”项目。
赵轩磊从项目需求,参与过程,最终结果,遇到的困难以及总结反思五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个项目。最开始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像是图片数量多,车辆类型多,精度要求高等,但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均将其一一克服。然而,在项目交付前的一个月,他们发现目前使用的算法在速度上无法满足甲方的要求,需要临时更改算法。即便面对如此紧急的需求变更,智慧交通组的同学们还是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之前的技术积累如期地完成了项目,并顺利地在江西省萍乡市智能交通指挥中心进行了系统的部署。最终交付算法的准确率达到96%,每日最多处理200万张以上图片。该系统已经在今年9月份开始正式上线,为江西省萍乡市交警支队的中心城区重点车辆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图1 赵轩磊同学正在作项目结题复盘汇报
在分享会的最后,赵轩磊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们在真实项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的反思。
1.多方沟通:项目研发中涉及到与交警、产品经理、第三方数据库公司工程师等多方的沟通和协调,这对缺乏专业工作经验的同学们是有一定困难的。如何保持专业的工作形象,高效地与不同人群打交道,是真实项目研发避不开的问题;
2. 需求不清:在项目开始前,没有理解甲方的需求;甲方对于自己的需求也没有在前期明确,导致项目组组员对于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在做的过程中才慢慢确认;
3.数据遗漏: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由于流程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一部分数据在算法处理之前就被删除了。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后,一开始同学们认为被遗漏的数据比例很小,每天也就一两百张而已,与每天处理的总数据量相比不值一提,于是并没有重视这个漏洞。直到在老师的提醒下,意识到这样的“小”漏洞意味着每天可能给甲方造成数万元的经济损失,更别提被漏检的违法车辆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才将其修复。很多时候,项目研发过程中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小事,最终往往是体现一个系统质量的大事。
赵轩磊同学的项目结题复盘分享不仅展现了整个项目组对于问题的快速处理能力,同时也再次印证了真实项目研发的“二八理论”:20%的技术工作,80%的非技术工作。就像赵轩磊说的那样,其实也有很多能力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到的,包括有些不能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比如与别人的沟通技巧等,这体现了团队“真实项目牵引”、“干中学”模式的益处。希望团队特有的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帮助所有的队员们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