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分站代表齐聚武汉,新老队员共商团队发展


时间:2021-12-10

十大分站代表齐聚武汉,新老队员共商团队发展

| 701号队员 苏秦

919日是中秋节小长假的第一天,Dian团队十大分站——北京站、上海站、杭州站、深圳站、广州站、华中站、长沙站、西南站、海外站和总站的站长、秘书长或委托代表等20名老队员从全国各地赶来,齐聚武汉东湖,参加2021年度Dian团队分站长研讨会,共商团庆、分站建设和落实BUDDY制等几件大事。以下是详细报道。

20周年团庆筹备工作汇报

19号中午,各地代表陆续抵达位于东湖志彬的香居民宿,大家多年不见,分外亲热,会议尚未开始就已经进入情绪高潮状态。

下午两点半,开始进行研讨会的第一项:20周年团庆筹备工作讨论。首先由Dian团队创始人刘玉老师对20周年团庆的筹备工作进行汇报。团庆举办时间已经确定为2022312日至13日在武汉华科校内举行。韵苑体育馆为庆典主会场,启明大楼和梧桐语问学中心为分会场。团庆大典预计会有千名观众,包括各地队员及家属、亲朋,以及各界友人,还有在校大学生。

接下来,刘老师对团庆举办当天的具体日程作了详细介绍。明年312日(周六&植树节)上午将会在韵苑体育馆举行《点亮人生》新书首发式,届时将会有多家媒体到场,现场还会有Dian团队为校庆捐书的仪式(赠书价值高达百万元),以及至少200位认捐新书者现场签名捐书。当日下午两点半将举办Dian团队20周年庆典与文艺演出,需要各分站提前准备节目。演出节目希望有15个,时间勿超5分钟,以便穿插12位嘉宾发言。露天晚宴之后,当晚安排Dian团队队员内部交流,将在启明楼设置5个分会场,请队员进行主题分享。13日上午,将在梧桐语问学中心举行学术论坛,由王兴刚老师负责,将邀请10位左右科研和学术型老队员作学术报告。

最后,刘老师向代表们汇报了目前工作进度。她衷心感谢各地分站大力支持,若没有超过1万本的认捐数量,《点亮人生》新书是不敢与华科出版社签订正式合同的。另外,Dian团队为本次团庆专门设计制作了纪念马甲,近期将先寄往海外分站100件。还有一个对团队非常重要的决定——请北京专业公司拍摄Dian团队的记录片,这将为团队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也将作为20周年团庆的献礼。另一件大事是Dian团队新老队员的大数据统计覆盖率已超过90%,已经从中挖掘出一些有趣或有意义的数据。此外,Dian团队的团庆也已归入华中科技大学70年校庆明年3月的主题活动

老队员们兴奋地听完后,马上提出建议:既然312号是植树节,能否增加一项植树活动呢?刘玉老师马上回应,中秋节之后一定尽快找学校有关部门咨询,争取落实(现已有眉目)。

 

欢快“内卷”的分站节目汇报

这次分站长研讨会的重要议程之一,就是督促各分站及早准备团庆的节目。因此刘玉老师请各分站代表汇报节目筹备的进展。在开始之前,刘老师友情提醒大家,先汇报的肯定有优势,不怕其他分站“撞车”。话音刚落,各个分站竟然现场“卷起来了”,纷纷抢先汇报。汇报形式丰富多彩:有PPT展示,也有现场播放demo等;内容不仅很有创意,还结合了各分站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基因,有趣、有料、有新意,会场不时响起掌声和笑声。

首先总站代表陆国航(团庆学生总指挥)汇报总站的4个节目创意。其中一个节目是手臂舞——灵感来自于东京残奥会。大家纷纷表示效果很震撼,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而后长三角站抢先汇报,上海代表刘宏阳罗列了3个节目创意,包括哑剧、光影秀等。杭州站紧随其后,由站长王长强汇报2个节目的构思:合唱《You Raise Me Up》和一个舞台剧。之后上场的北京站则准备得更加充分,北京代表余乐从选定的两个节目的构思、主旨、措施、计划均给出了具体细节:选一首《北京欢迎你》,配合北京站队员们提供的生活素材,展现他们的生活和发展;通过《解密Z时代》探索每代人的差异,如何解开误会、体现共性。西南站秘书长黄勇很细心,他先介绍了西南分站的简况和一些数据,并描述了他们的节目《飞跃西南》的创意,准备融入熊猫、美食等四川元素,连结尾都设计好了,准备以一副对联“白云黄鹤长情,巴山蜀水同心”表达西南分站与身处武汉的团队齐心协力,一同发展。广州站秘书长张子昂则拿出“压箱底”的节目——沙画艺术,还有寓意“工程狮”、“设计狮”的双狮表演,大家都夸舞狮的创意好。海外站代表杜忠祥汇报时,先调侃国内分站之内卷,表示海外站由于队员分布较广难以集中排练,于是选择世界各地队员的祝福视频作为庆典节目,刘玉老师补充海外站线上会议提到的建议,身处各地的海外站队员可能会用英文分段朗诵同一篇文章,最终汇总起来为20周年团庆献上祝福。听完前面各分站的汇报,长沙站站长陈竞与深圳站代表马戎表示,虽然暂未构思好节目内容,但也受到诸多启发。最后登场的华中站秘书长石姝玥则卖了一个关子,表示节目暂时保密,之后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各分站代表在听汇报的过程中,也积极提出各种改进意见,还临时迸发出一些新奇的创意,各站互帮互助,补充完善。最后刘老师总结说,节目汇报的数量和质量都出乎意料,称赞了各分站的创意与积极的准备情况。刘老师还现场预告,自己将会在20周年庆时亲自登台表演舞蹈《破茧成蝶》,大家都十分期待。

image.png 

1 分站会参会队员代表合影(由北京1+2摄制组拍摄)

各分站汇报完团庆节目筹备情况之后,代表们都穿上20周年纪念马甲在庭院中合影留念。这时天空突降大雨,赶走了空气中的燥热,大家趁躲雨之机,三五成群,自由交谈。傍晚6点多雨停,大家步行去餐厅就餐。晚餐期间,代表们积极讨论团队近期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image.png 

2 晚餐时,分站代表积极讨论团队近期发展现状

 

分站经验交流,各站共同发展

晚上8点,刘玉老师和Dian团队各分站队员代表再次来到会议室,交流各分站管理经验。首先由杭州站站长、Dian团队的大师兄王长强分享杭州站的管理经验。杭州站一直非常团结,每次有活动,队员们都会积极响应,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王长强表示,首先要思考成立分站是为了什么。成立分站肯定是为了支持各分站的发展,联系出站队员和团队。明白了这一点,就有动力和目标要去管理好一个分站。他分享了一个妙招——成立志愿者群。他在杭州站大群中找了13位志愿者,建立了一个志愿者群。这些志愿者的特点是:有威望、地点分布广、身边队员多、积极热心。每次有活动需要动员大家时,志愿者们作为一颗种子,辐射他周围的一批队员。只要志愿者发动到位了,那么群里的大部分队员都能及时得到信息。还有一个简化活动管理的方式是,不成立基金会,每次活动,当场AA制结清。避免多余的基金沉淀,减少财务管理,也不会引起队员质疑。

西南站作为本次新书人均认捐最多,远超第二名的分站,秘书长黄勇也进行了经验分享。他表示,西南分站的队员们都有感恩之心,他们的共识是:Dian团队为自己做了很多,但自己为团队做得却很少。基于这一点,西南站的队员对团队的活动总是有召必应。新成立的广州站秘书长张子昂提问:广州站和西南站情况比较类似,站内队员分布在好几个不同地区甚至跨省,如何让如此分散的队员参加活动呢?分站群如果没有活动就像一个“死群”,这又该如何处理?黄勇表示,对于人员不集中的情况,多采用线上活动的形式,不一定要求队员到场。而针对分站群平时像“死群”的问题,他认为关键在于挖掘大家的相同之处,老队员中不乏各方面的专家,要充分利用起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只要群里充实着干货,就不怕群里的热度减少。

华中站新任站长王辉则为大家带来一些华中站的经验。说到华中站的管理情况,王辉调侃道,华中站就在团队的眼皮底下,不能不做好呀。同时,作为离团队最近的分站,华中站也受到团队较多的感染。在管理方面,王辉采用的是将队员进行分类管理,区分出积极参与的、需要带动的、失去联系的,因“人”制宜,实在没有办法时,便向刘老师求助。王辉自己本身是一个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的人,他也愿意作为催化剂,调动分站队员的热情,带动大家一起积极行动。

听完几位分站代表的经验分享,大家都表示收获颇多,也纷纷发表见解,并提出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上海站站长祝振汉认为,思考分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分站活动的导向。他希望分站活动不仅是吃饭和游玩,之后也会尝试开展学术分享或者技术交流会。刘宏阳和刘静雯两位上海代表进行了补充,组织活动要思考如何吸引大家,让每人有收获,这样的积极响应会形成一种正反馈,促进分站更好发展。北京站代表余乐也很认同,组织活动就是要找大家都感兴趣的点,经常联络才能更亲密。北京站秘书长王渊认为,分站里要有“气氛组”,其作用也很重要。广州站站长林子敬则以组织的首场活动举例,认为每次活动不必一味求人多,八、九个人交流反而更加充分。长沙站站长陈竞则提出,目前长沙站的年龄跨度很大,分布也很广,之后还需要加强新加入队员的接待活动。深圳站新继任站长马戎,则对深圳站的情况进行了反思,提出要以身作则,先把自己当靶子,带动大家一起做认知驱动型的分享活动。

最后刘玉老师和现场代表就分站是否需要成立党支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具体实施的方案也进行了探讨。经过现场统计,在场队员代表中,中共党员占了绝大多数,也证明了这是一群由先进分子组成的集体。 在这次分站经验交流中,大家都对分站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相信之后各个分站将会更好发展,Dian团队的十大“军区”也将逐渐壮大起来。

image.png 

3 分站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

 

夜晚促膝长谈,队员各抒心声

夜渐渐深了,刘老师与各分站队员围坐一圈,促膝长谈。离站队员为什么还愿意聚在一起活动?当初为什么愿意报名来到Dian团队?大家主要围绕19号老队员祝振汉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开启了当晚的夜聊。

队员们纷纷抒发自己的心声。03号老队员王长强动情地说,因为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遇到了对自己最好的人,因此终生难忘;王渊谈到为什么愿意做北京站的秘书长,理由很简单,就是喜欢这个团队。当初她作为新闻学院的文科生被特招进Dian团队,本担心与技术男合不来,但各位队员却非常真诚、热心、好相处。她很喜欢Dian团队的真诚,也被大家积极认真的状态吸引,因此发自内心想要守护这个团队。曹洋谈到,之所以愿意回到团队担任全职导师,重要原因是导师人格魅力的感召。刘玉老师和钟国辉老师在他的学生时代给了大家很多关爱和机会,他认为现在回归团队更像是找到了归宿。颜庆华笑谈每次回团队,都有找到“初恋”的感觉,希望能和团队一直在一起。石姝玥认为,是在Dian团队生活过后的这样一种文化基因,让自己总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团队。张子昂谈到当初拒绝腾讯offer,愿意留下做创业红娘公益平台的秘书长,一是因为感恩刘老师的关怀,二是因为这是国内第一个创业方面的公益平台,要做就做这样的“大事”。钟国辉老师听了各位队员动情的发言,结合近几日团队501微信群中的情况说道,有那么多已经离站的老队员在团队的小队员遇到困惑、情绪遇到波动时,主动站出来为小队员们说话、提出建议,令人非常感动,也从侧面体现了团队队员的团结。刘玉老师则解答了一个大家疑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天天像打了鸡血?因为使命感!刘老师认为是Dian团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例如是Dian团队的工作“逼”自己学会了并行工作,做到了自己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

各位代表也就近期团队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改进建议。夜谈持续到20号凌晨1点,大家仍感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仿佛再次回到了大学时光,又重新置身于团队,互相交流心声。

第二天上午继续开会,大家先对《点亮人生》中百名队员故事的分类方式进行了讨论,集思广益之后,最终确定分为六类:破茧成蝶、星辰大海、创新创业,巾帼风采、职场精英、异国风采,给该书主编刘玉老师和副主编张子昂很大的启发,连声叫好。接着听取了在站小队员许逸飞和何科栩的开发工作汇报,对Buddy小程序进行了内测,发现了不少问题,于是大家一边纠偏,一边建言献策,给出新的开发策略。先用最简单的方式结成5BUDDY组合进行试点,等明确了需求之后再具体开发。将BUDDY小程序作为Web组自命题的创新型特色项目。

 

本次Dian团队各分站代表重返武汉,齐聚东湖,汇报了20周年团庆节目准备、交流和讨论了分站的管理与发展、20名老队员也有了促膝交谈的机会。老队员之间深厚的情谊、对在站小队员的真切关心、出站多年仍对团队保持着的一颗赤子之心,也让在场的小队员更真切地感受到团队能20年如一日凝聚人心的深层原因——我们的队员不仅点亮自己,更在点亮他人,点亮世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相信Dian团队和十大分站都能够蓬勃发展,预祝明年20周年团庆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