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级种子班微机原理结课感想


时间:2021-12-10

19级种子班微机原理结课感想

| 预备队员 李瑞

半年前的某天,我在东十二楼四百人的大教室后面坐着,只是远远地看着钟国辉老师在讲台上做专业方向讲解,而这十几天里我在亮胜楼的二十人教室里,钟老师就在我面前。同样是上课,但是对我和19级种子班其他同学而言,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微机原理与嵌入式设计,这是一门偏向硬件和底层的课程,要求我们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使用单片机搭建电路,编写汇编和C语言程序驱动单片机运行。考虑到种子班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学院,并不是每位同学之前都做过手搭电路的实验,上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所以我们二十四个人分为十二组,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这门课的七个实验。作为一名来自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的学生,我们组的电路由我负责插线搭建,而在实验中设计算法时我也感受到来自网安学院的队友在这方面经验十足。两个有不同特长的队员组合在一起完成一项综合性的实验,这便是我们团队真实项目中团队合作的缩影。

在每次实验前,钟老师都会对本次实验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做前导性的讲解,最后把实验要求和参考文档下发给我们,具体怎样设计和操作都需要我们动手查阅资料。我们从单片机引脚的分布开始,一步步研究并实现了硬件定时、数码管动态扫描、按键检测、CVD电容触摸检测、IIC通信协议、串口通讯等功能和应用。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触的是第五个实验:按键检测。这是整个课程中难度最高的实验之一,我与队友仅仅在连通性检测的问题上就比较了许多种方案。在后续状态转换的算法设计中,保守起见,我们选择了虽然不很巧妙但是却非常适合这个问题的状态机模型。在前两天我们不断对整个流程进行纠错和完善,第二天晚上全班同学到讨论室就各组的算法流程图进行分享和讨论。在整个教室激烈的讨论声中,我看见了思维的交织和碰撞。

image.png

28 同学们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思路

image.png

29 白板上同学们清晰的思路

通过每次实验后的上台演示,我意识到,做一个作品不是一个人闷声做出效果就可以结束了,表述清楚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一份优秀的作品汇报也是十分重要的。前几次实验,我和队友虽然可以超额完成指标要求,但在演示时却总会出现瑕疵。随着同学之间越来越熟悉,实验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演示效果有了显著的进步。

大学本就有无数种选择,但是现在的我们大多只愿意择其中一二并奉为圭臬。种子班干中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让我在每日沉迷刷题的生活中有了不一样的选择,设立终身优秀、终身吃苦的志向,在这个夏天种下一颗追求卓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