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半天


时间:2021-12-10

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半天

| 681号队员 周耀海

823日下午,6名Dian团队队员积极响应学校抗疫号召,同时也是参与团队8月份“每月一善”活动,主动报名参加了校医院组织的新冠疫苗接种引导志愿者活动,在西边体育馆体验了半天医务工作,获益颇丰。

我们6名志愿者总共分成三个“阵地”:第一梯队紧靠西体北大门,负责对进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以及行程码查验;第二梯队位于内场,主要负责的是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的登记;第三梯队部于后场,主要负责新冠疫苗的分发。我处于内场第二梯队,所做的工作是从后台信息系统中找出接种者的信息,为其填写接种信息并打印接种单。

接种疫苗当天下午来的人不多,其中以家长陪着小朋友来打疫苗的居多。在空闲时间,我们和接种现场的一位毛医生交谈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医务工作者讲述她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的亲身感受。毛医生是华科校医院公共卫生科室的一员,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原本只有六人的科室一下子业务量膨胀起来。此前公共卫生科室的主职工作是为儿童接种疫苗,当我问起她疫情爆发、武汉封城那段时间她们的主要工作时,她的回答令我吃惊。她说他们那时的工作就是夜以继日地联系密切接触者并且给予安慰。据她描述,那时的武汉一片死气,空荡荡的大街无一人身影,在家隔离的家庭也都受到心理上巨大的压力。那段时间我每天收看电视新闻,新闻的重心总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如何抢救病人。但同时在那个疫情肆虐的梦魇中,正是这些幕后的医务工作者用电话和短信搭建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帮助大家走出阴霾和危机。在言谈中我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傲。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随着疫苗的成功研制,医务工作者们的工作又一次繁重起来。可是当她提到刚开始群众接种疫苗的情绪不高时,她恨不得捶胸顿足。在她看来,政府提供免费的疫苗、免费的接种服务,但是百姓却并不相信,这真的是辜负了政府的好心。听到这,我不禁感到一丝羞愧,在接种疫苗最初我也是百般不乐意,因为听说了很多接种后的副作用影响,在百姓看来这就是疫苗质量不稳定的表现,而且我们当时还会对比不同的疫苗生产厂家来区分好疫苗和坏疫苗。但是毛医生告诉我们这些观念都是错误并且多余的,疫苗接种后的不适情况是正常的,并且各个厂家的疫苗除工艺以外没有本质不同,所以不分好坏。

image.png 

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们在西体育馆合影

8月,德尔塔新型变异毒株席卷而来,他们又一次站上了核酸检测的第一线。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华科校内第二次核酸检测为下午4点至晚上12点,即使调动校内医生也依然会出现工作量超额的情况,因此临时从同济医院又抽调医生过来帮忙。这些让我对医务工作者们肃然起敬。也许面对疫情,她们也有害怕的时候,他们又何尝不是肉体凡胎,又何尝不是家中的明珠,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穿上了这身白衣,源于对这份职业的尊敬,对患者的挂心和为医者的操守。正所谓国家有难大家帮,中国作为全世界抗疫成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无数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除此以外,我觉得作为普通群众,我的医疗卫生知识也应该进一步提升,保证党和国家抗疫政策的顺利落实。

本次义工活动我收益颇丰,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大家都能摘掉口罩,一同呼吸健康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