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导师勇夺授课竞赛佳绩 ——高雅玙老师访谈记录


时间:2020-01-20

团队导师勇夺授课竞赛佳绩

——高雅玙老师访谈记录

| 653号队员 刘静雯

2019年10月19日,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在西安邮电大学举行。团队导师高雅玙老师代表学校参加此次比赛,在预赛阶段获得华南赛区一等奖后,高老师再次在决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的佳绩。这一荣誉令人振奋,我们在高老师返回武汉后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

Q:首先恭喜高老师能够代表学校在本次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斩获一等奖的佳绩!那老师能够对本次参赛过程做一个简单回顾吗?

A:这次比赛的主办方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比赛是自由报名的,分初赛和决赛两轮,初赛就是上传教学视频和教案来进行评审,决赛的话就是初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选手现场讲课,评委就是一些国家级的教学名师和一些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

Q:那老师准备过程中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A:初赛的时候因为要提交课堂视频,但是平时也没有这样类似的视频,当时就去录音棚专门录的,过程中其实NG了好几次,包括卡顿啊,觉得自己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所以初赛能够获得华南赛区的一等奖还是很意外的。

决赛一共是六几个人,选手需要准备五个内容,内容和讲课顺序都由前一天抽签决定,我是抽到了第一个,其实还是蛮有压力的,觉得自己要“凉了”(笑)。同行的黑晓军老师还鼓励我:事在人为。后面第一个讲确实比较紧张,但是最后结果其实还挺好的吧。参加比赛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能够有机会跟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的进行交流,本身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这次比赛的。

Q:我们了解到老师这次现场讲授是信息论基础这门课,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觉得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且十分抽象的课程,那老师是怎么样去把它变得更加生动的呢?

A:信息论这门课我教了大概三四年了,课时也比较短,要讲清楚香农三大定理,讲清楚什么是熵确实不简单。课程内容本身确实是比较抽象,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这门深奥的课变得生动活泼一点,更加贴近大家的生活一点。

举个例子,我在决赛讲课的过程中有讲到关于离散信源的数据压缩,然后我就用了《大话西游》中唐僧向孙悟空不断提问的片段来解释为什么需要数据压缩。就是尝试用电影多媒体这种手段来去解释为什么需要数据压缩,包括赛后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也觉得通过这种生活化的例子确实能够加深学生对一些复杂概念的理解。当然后面也有评委觉得有些例子太过生活化可能会不那么贴切,这也是我后面需要调整的一个地方。

所以我自己主要做的一个努力就是,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纯数学的概念,用一些比较通俗的例子、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去辅助学生理解。

Q:那老师在学校主要教授什么课程呢?

A:目前一共是三门,一门是提高班的信息论基础,一门是通信网络这个方向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还有一门是无线局域网。这三门课分别是门基础课实验课我的研究比较相关的课程。

Q:老师作为团队的导师,对于团队这种“干中学”的模式觉得有哪些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又有那些地方可以改进呢?

A:首先我是很欣赏团队同学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大家都想通过实际项目的工作去学习,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也不仅是一些理论知识,还有道德情操的提高,这点我是非常认可的。包括团队的同学呈现出来的风貌。也给人积极主动、进取向上的感觉

可以改进的地方的话,“干中学”当然是一种非常好的理念,但是对于通信学科而言,还是很多基础理论,所以有时候还是需要大家去积累和掌握许多基础理论之后,再去“干”,然后再“干中学”,应该会有一个更大幅度的提升。

Q:老师其实也带着团队AI组的部分同学在做“智慧交通”的项目,能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说一下对本科生这种科研训练的看法,包括一些要求或者望?

A:我在带几位AI组的同学做项目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体会就是,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项目。大家觉得做完项目之后就结束了,没有项目提炼出一些跟科研有关的东西。

讲到科研训练的话,过程可能是这样的:首先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我要去调研别人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什么相关工作,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去提炼出别人好的地方然后再去描述我的成果,得到一个结论,形成一篇论文。同学们一开始做项目可能没有这样的思维,工程意识太强,科研提炼的意识可能不够强。

所以跟AI组的同学交流过程中,我会讲我们一是要做这个“智慧交通”的项目,另外项目本身其实是带有一定创新性的,可以去尝试“互联网+”或者“大创”这些此外,这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问题。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够用科研训练的思维,去把项目提炼为一个科学问题,形成一篇论文。后面就发现,写出来的论文,可读性不太强,所以在这方面其实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无论同学们后面是去业界还是学术界,科研训练都非常重要,这样一整个怎么去提炼问题、调研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表达出来的过程,对于大家解决任何困难都是大有裨益的。

Q:那老师在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过程中,觉得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呢?

A:我来到团队之后,会经常跟我的研究生说让他们跟身边的本科生多学习学习。我刚刚也提到,我们团队的本科生是非常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大家眼睛里是有光的。研究生同学可能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处在“半圆满”的状态吧,眼睛里的光是随着实习、毕业找工作等在波动。相对而言本科生同学其实是在更加纯粹地追求自我提升,研究生同学可能面临更加现实的一个处境,到的干扰其实更多。还有一个区别是我对研究生的期待值是比较高的,作为研究生应该要具备独立完成一个研究的能力,但是很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可能不太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其实非常希望大家在本科阶段如果能遇到一些合适的同学,可以去一起做一些事情。

Q:老师刚刚也提到去业界和学术界的问题,而16级种子班则是刚刚结束了保研和秋招,老师能不能结合自身,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选择的这个问题也增进一下我们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了解。

A:关于选择这个问题,现在是非常多元的社会,我是非常鼓励大家根据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和特点想要的人生,去出对自己而言最优的选择。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就是“Follow your heart”,你可能会听到很多声音——父母的建议同学之间的比较等,但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联系我自己的话,大三下的时候决定出国,最后去香港,一方面是因为对通信领域还是很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工作。然后博士毕业之后决定留在学校,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这种能够相对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生活方式,在一所比较好的学校的话,也能够遇见一些可造之材,让我觉得比较有吸引力。所以总结起来就是“Follow your heart”,不要去听太多的杂音。

 高老师获奖.jpg

3 高雅玙老师获奖